博鱼体育竞逐“双碳”核心赛道白云区多点布局新能源产业
发布时间:2023-08-15
 在“双碳”战略机遇之下,新能源产业迎来了发展的风口,成为各地张开双臂积极拥抱的“香饽饽”。  作为珠三角地区商贸物流中枢的白云区,也将目光瞄准了这一未来产业。该区将新能源产业集群列为着力打造的六大面向未来的百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围绕氢能、储能、综合能源、充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以及数字能源、智慧能源发展,出台政策措施,布局应用场景。区属国企广州白云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于2022年4月成立

  在“双碳”战略机遇之下,新能源产业迎来了发展的风口,成为各地张开双臂积极拥抱的“香饽饽”。

  作为珠三角地区商贸物流中枢的白云区,也将目光瞄准了这一未来产业。该区将新能源产业集群列为着力打造的六大面向未来的百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围绕氢能、储能、综合能源、充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以及数字能源、智慧能源发展,出台政策措施,布局应用场景。区属国企广州白云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于2022年4月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广州白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白云新能源公司),聚焦氢能、储能、光伏、充电桩、综合能源站等领域的产业整合发展。

  近日,南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白云)联合白云产业投资集团启动“产业深集聚·白云新动能”系列深调研活动,走进白云新能源产业企业,采访相关专家,探寻白云区新能源产业发展之路。

  在位于白云区江高镇的白云民营科技园区内,广东云韬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云韬氢能)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产线正在忙碌地运作,据生产线负责人介绍,该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年产能2500台套,额定功率覆盖60kW至130kW;发动机输出功率适合于多种应用场景及车型,如适合于 10.5 米客车动力输出、适合于多种复杂作业的专用车如环保用清扫车、洒水车、渣土车、水泥搅拌车等专用车。

  厂房外,一辆绿色的云韬氢能31吨氢燃料电池渣土车引人注目。云韬氢能战略规划部总监陈兴威介绍,这样一辆31吨氢燃料电池渣土车,布置8个35Mpa氢气瓶,储存约28公斤的氢气,加满一次氢气车辆能持续行驶350公里。与传统的柴油燃料渣土车相比,氢燃料电池反应产物只有水,无二氧化碳和硫化物等污染物排放,同时车辆行驶更加安静。

  长期以来,中国的能源结构受到“多煤少油”的资源禀赋制约,减碳任务艰巨。氢气作为燃料可以彻底实现零碳排放,氢能源被视作现有最清洁的绿色能源之一,其开发利用对“双碳”意义重大。近年,随着氢燃料电池汽车加速推广,氢能产业迎来发展的战略窗口期,获得国家和地方政策红利助推。

  正因为如此,氢能产业已成为国内多个城市正在积极“争抢”落地的产业。2022年,在北京冬奥会期间,816辆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主运力投入使用,开展示范运营服务,是交通运输领域应用氢能的“重头戏”。近年,在北京、上海、广州、佛山等地,氢能源车都在加速推广落地。

  2022年3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规划》明确了氢能和氢能产业的战略定位: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站在新的产业风口,如何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分得一杯羹?提前规划布局才能获得主动权。白云区从自身优势出发,将氢能产业作为重点产业进行布局。而其最大优势,就在于其现有的产业基础能为氢能产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

  “白云区发展氢能具有应用市场的优势,白云是华博鱼体育南地区最大的物流集散基地,又是老城区里土地面积最大的区,在大力发展建设。区内物流基地密布,重点基础建设项目较多,可以满足工业类氢能源车辆推广应用需求。”白云新能源公司总经理费江涛说。

  2022年5月,雄韬股份(002733.SZ)与白云产业投资集团、广东德氢及广东云聚共同出资在白云区设立云韬氢能,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00万元。

  云韬氢能为推动白云区打造百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作为白云区氢能产业的“链主”企业,专注于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动机系统、电堆及双极板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工程服务,通过中游集成环节打通氢能和燃料电池全产业链条。在成立一年时间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已建成独立的现代化厂房,坚持技术立企,截至目前已经建成一支超50人的技术研发团队,其中硕博比例超过60%,同时与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教授团队签订校企合作项目,高校赋能企业,技术不断迭代升级,产品生产测试稳步推进。

  云韬氢能副总经理钟蕾芳表示,公司选择落地白云区,是看到白云区产业基础,有汽车核心零部件企业维高、通达电气,氢能源环卫车辆开发企业广环厂等上下游企业。白云区在不断加快氢能生产基地建设,为企业打造了一批具备市场竞争力的氢能专用标准化厂房,设立专项产业基金,全面推广各类示范应用。交通领域是氢能产业发展突破口欧,在交通领域方面,云韬氢能重点围绕城市物流配送、市政环卫及港口运输等领域,开展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示范应用,同时不断拓展在氢储能及热电联供等应用场景,依托国家“双碳”目标蕴藏机遇,坚持扎根燃料电池核心技术研发升级,创新商业模式发展,以建设成为世界领先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为战略目标。

  “我们要发展产业,怎么样能够让企业留下来是关键,要培育市场,形成完善的产业生态圈。” 白云新能源公司总经理费江涛表示。

  “现阶段,氢能还处于产业化的早期阶段,需要政府高度支持和重视。氢能的产业链条很长,包括制、储、运、加、用,目前技术水平基本可以打通,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巨量氢气的来源、氢气低成本输运技术、与锂电池汽车拼效率、成本等。”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广东省燃料电池重点实验室原主任廖世军指出,氢能是实施减碳的最有效途径,比起锂电池,氢能燃料电池技术具有一些优势,一是可以通过加氢站实现快速补能,二是铜、钴之类的战略资源消耗少,三是没有废旧电池处理问题。

  在廖世军看来,氢气价格居高不下,基础设施建设要跟上,在早期竞争中获得主动权,政府对产业要提前规划布局。

  白云区的布局已经开始。据费江涛介绍,白云区将发力氢能源产业的制氢、储运、加氢、用氢等多个环节,形成一个产业闭环。

  四个环节中,氢气储蓄和运输能力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有力支撑。目前,国内使用的氢气大多是石化企业的工业副产氢,氢能转型目标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再电解水制取绿氢进行替代。但是,大规模集中制氢和氢能长距离运输问题待解,产业化面临挑战。

  2022年9月,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广州市氢能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21-2030年)》。该规划提出,到2025年,累计建成制氢站3座以上、加氢站50座以上,满足6000辆以上氢燃料电池车运行用氢需求。

  根据《规划》,将以白云、黄埔、花都、番禺、南沙、从化、增城等区为重点,结合其余各区实际情况,进行氢能基础设施布局。规划建设氢能基础设施数量最多的区是白云区和黄埔区,分别为52座和47座,其中白云区计划建设加氢站51座,制氢加氢合建站1座。

  白云新能源公司围绕“十四五”加油站规划布点,打破传统加油站模式,积极谋划新建综合能源站,联合广州白云中油能源有限公司在现有传统加油站基础上,积极布局加氢、充电业务。今年,白云区规划落成5个加氢站。

  据费江涛介绍,白云区氢燃料电池渣土车绿色低碳示范运营项目也在推进过程中,项目将搭建大型氢燃料电池车运营平台,打造白云区氢能生产基地,在氢能产业园内引进多家氢燃料电池及其核心零部件企业,打造围绕氢能产业核心的生产基地。

  位于广州民营科技园内的广州白云氢能生产基地,项目总用地面积为20354平方米,计划总投资约29778万元,预计2025年3月竣工交付。项目拟围绕氢能产业应用场景,建设氢能制造装备核心部件、氢燃料电池及其核心部件生产基地。

  因泥头车、环卫车、物流车等氢能商用车在白云区可应用范围广,未来如实现规模量产,可大幅降低成本。

  2023年1月,云韬氢能与广汽日野共同发起牵头成立了广州市首个氢燃料电池创新联合体,力图构建完整可控的氢能产业生态,联合体已与广东工业大学签订氢能创新技术研发与人才联合培养协议,通过校企合作,走“产、学、研、创”相结合的道路,将解决氢能领域人才短缺问题。

  作为广州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中心城区,白云区集中了广州主要的铁路、公路货运设施,且制造产业优势明显,能源服务市场需求大。

  氢能产业链的打造,是白云区在新能源产业领域的重要布局。在此基础上,白云区的目光已投向整个新能源领域。根据白云区提出的“6+6”现代产业集群的规划,新能源产业是六大面向未来的百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

  今年4月25日,白云区区长潘志军在其主持召开的新能源产业座谈会上表示,接下来,白云区将谋划出台一批政策措施,大力布局新能源产业应用场景,坚持以市场换产业,吸引更多的优质头部企业落地落户,搭建白云区新能源产业链联盟及研发机构,推动新能源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打造白云区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加速,绿色低碳经济兴起,光伏产业趁势进入快速发展期。近年,由于依赖长距离输电线路送电入网,大规模集中式光伏电站开发受限。分布式光伏具有点多面广、布局分散的特点,规模和投资较小,且政策支持力度大,导致装机量剧增。

  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87.41GW,同比增长59.3%,再创历史新高。其中,集中式光伏新增36.3GW,同比增长41.8%;分布式光伏新增51.1GW,同比增长74.5%,占全部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规模的六成。

  近年来,白云新能源公司积极布局光伏业务,促进其在建筑、农业、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实现多领域各场景持续渗透。该区是广州城中村最密集的行政区,电力需求高速增长,需要稳定、安全的能源支撑,令电网建设投资居高不下。

  “白云区地域广阔,光资源丰富,老旧工业企业多,改造的提升空间大,适合开展光伏项目投资。”山高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山高新能源)光伏业务南区负责人高川说,集团选择落地分布式光伏项目主要考察两个条件“两高、两大”,“高”即是高耗能、高电价,“大”即是可利用屋顶面积大、企业自身用电量大。在这两方面,白云区都拥有绝佳条件。这也是该公司选择与白云区合作的主要原因。

  高川介绍,项目应用场景主要分为三类,分别是工业园区类、政府设施类和居民户用类。利用白云区内大量的老旧工业园区做分布式光伏项目,既有利于招商,又有利于节能减排,投建、运维光伏发电站自发自用,余电上网。

  “‘双碳’战略的提出将深刻地影响未来的能源结构和未来布局,这是长期课题。新能源核心技术需要大资金和高级人才。”对于白云区新能源产业的下一步发展,高川表示,绿色供应链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在提升产业国际影响力方面影响力举足轻重。

  “下一步,政府部门应更深入理解行业规律,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提高效率,优化营商环境。”高川说。

  廖世军建议,白云区可进一步加大对氢能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优选好氢能产业发展方向,加强招商引资,吸引一批氢能行业优质龙头企业加速集聚,大力引进培养氢能产业优秀人才,夯实氢能发展的良好产业基础。

  如今,白云区新能源产业载体建设正在加速。“双碳”数字能源产业园项目位于白云湖数字科技城片区,项目总用地面积约8.8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9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约26.86亿元,预计2025年12月竣工交付,该项目以“双碳”数字能源产业为抓手,围绕能源、传输、存储、节能减排、碳计量、碳交易等6个环节,着力引进优质企业项目,构建具有白云特色的“双碳”数字能源产业体系,打造区内首个“双碳”产业平台。